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歷史根基中成長起來的,是由中華文化和中國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中國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
列寧的“和平共處”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著作或教材的學理化不足和政策解讀的味道太濃成了影響中國特色社...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關鍵節點上
“現代”相對于“古代”,本質上是由人類社會生產力的飛躍性發展所標識出來的。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在...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以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人民群眾立場區別于資產階級人權觀,它要求普遍的人...
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
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之“新”
西方中心主義是世界歷史發展的產物,它作為一種近代思潮有著深厚的文明基礎。
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志,然而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它才能獲得真實的內涵和完全的意義。
批判的女性主義者與后現代主義的女性主義者在20世紀90年代展開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爭論。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機器(生產工具)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已成為"勞動條件"并發揮著"使用工...
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
“全人類共同價值”理念對于探索全球新秩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重要意義
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要求。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
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三代傳承經歷了一個從“大拒絕”到妥協再到馴化的過程
明確和強調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不僅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是科學理解這一思想...
關系平等主義學者發現工作場所內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系是當代社會不平等問題的實質性根...
新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百年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與中國具體...
馬克思與恩格斯初次合作的思想契機,既不是兩人在批判思辨哲學意愿上的完全一致,也不是政治...
學好用好百年黨史,必須樹立正確黨史觀,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研究、總結黨...
在百年奮斗征程中,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文章從哲學角度揭示了烏托邦思想所具有的意識形態功能,即批判與引導功能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世界的作用,人的行為過程是意識指導下的實踐過程。
本期推出中山大學林進平教授在本屆論壇上的發言。
現代性是關于現代社會的哲學表征,資本是現代社會的核心概念。
本期推出上海大學孫偉平教授在本屆論壇上的發言。
本期推出《江海學刊》雜志社趙濤研究員在本屆論壇上的發言。
似乎是一夜之間,身處20世紀60-70年代的西方人們突然對傳統的、官方的、意識形態的、父輩們的...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理論方式關注中國現實。
本期推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臧峰宇教授的發言“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三重視域”。
本期推出武漢大學李佃來教授的發言“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的合法性”。
哲學是對世界的根本追問。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哲學是中國問題的科學回答,是中國經驗的理性提升,是中國道路和中國發展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