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提要: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凸顯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此次會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八個明確”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為“十個明確”,從哲學的高度將這一思想概括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對時代課題的準確把握和科學回答由“一個”深化為“三個”,系統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提煉概括了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并作出了“兩個確立”的重要政治判斷,展現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特色、新風格、新氣派,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根本指導,充分把握國際國內深刻變化,密切結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時代發展要求,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深入系統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體系正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應對國際復雜的局勢以及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國內、放眼世界,把握時代脈搏、引領時代潮流,以問題為導向,直面國際國內面臨的突出問題和重大矛盾,砥礪奮進、攻堅克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完善這一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和邏輯體系,實現了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的統一和互動,形成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做出了一系列原創性貢獻。
一、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始終堅持在實踐中完善和創新自身的理論內容體系,保證了這一理論體系與時俱進。自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涵概括為“八個明確”后,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又過去了4年多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中,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國內環境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任務艱巨、歷程十分艱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中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減貧目標,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繼續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正是在艱辛而又碩果累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實現了內涵的拓展、理論的創新和思想的升華。
為體現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新理論成果,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這個《決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與科學內涵在‘八個明確’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為‘十個明確’。對比‘八個明確’和‘十個明確’,我們很容易發現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對‘八個明確’進行了拓展、豐富和發展”[1]。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不是對原有表述的顛覆性改變,而是更加科學嚴謹,是對原來“八個明確”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不僅體現在條目上數量的增加,直接體現了4年多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展現了在實踐發展基礎上實現的理論新突破、新發展。從整個思想體系的演進邏輯而言,由“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主要從三個不同層面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不斷完善發展。首先,理論體系內在邏輯更加嚴謹?!笆畟€明確”將“八個明確”的具體條目的位置按照新的邏輯關系進行了調整,如將“八個明確”原來第八個條目的內容直接調整為“十個明確”中的第一個條目,將黨的領導地位放在了首要位置。這一論述的調整不僅是位置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在實踐發展過程中,對黨的領導地位認識的不斷深化。同時,在整個理論體系中增加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條目,實現首尾之間的觀照和呼應,使整個思想邏輯體系更加嚴謹和系統化。其次,理論的具體闡述更加精準。此次《決議》在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進行闡釋過程中,對“八個明確”的部分內容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進行了修正。如在第二條(原第一條)論述總任務中,增加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一步明確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走和平的道路,在與其他國家共享共贏中實現民族的振興。還如在第三條(原第二條)中,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內容替換了原來“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钡谋硎?,這一論述的調整,體現了黨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人民的全過程民主參與,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質量,使人民群眾獲得更加實實在在的實惠。再次,理論的內容不斷與時俱進?!笆畟€明確”與“八個明確”最為顯著的標識就是增加了兩個條目,即第七個條目“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第十個條目“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如何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如何建設和發展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兩個關鍵問題,反映了黨對這兩個關鍵領域進行了深刻的認識和回答,實現了新的理論創新和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這是我們黨自十九大以來4年多實踐的生動體現,是理論發展的必然,進一步印證了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正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充分反映了黨和人民在新時代奮斗中所創造的新的偉大成就,更加深刻地洞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發展規律和戰略部署,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前行提供了理論指南和科學指引,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辟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前景、新紀元,為馬克思主義的不斷發展做出了原創性的貢獻。
二、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任何一個思想的產生都是歷史和現實結合的產物,是在繼承過去精神財富中不斷開拓創造出新的精神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時代的精神結晶,是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過程中、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形成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边@一論斷從哲學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根基和時代表征,反映了這一思想成果既立足于鮮活的當下中國實踐,又深深地扎根于中國的歷史傳承中,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實現理論與邏輯的辯證統一,充分展現了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以原創性理論貢獻標注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高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時代精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領導核心,為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并在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舉旗定向,親自謀劃、親自指導,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特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辯證關系、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等層面進行了深刻的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建設理論,對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做出了原創性貢獻。同時,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相關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文件,如《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正是這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促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夯實治國理政思想文化根基的重要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正是與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相伴而生的,使這一思想體系深深地扎根于中國的歷史中,以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為源頭活水,充分吸收和汲取了中華文化優秀的哲學思想、精神蘊含、傳統美德、人文精神,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實質與中華文化的特質有機融合起來,實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與中華民族的夢想和追求的內在統一,有效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使中華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不斷賡續傳承,夯實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深厚的理論支撐,更是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盈著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味兒、深厚的中國情結和濃郁的中華民族魂,具有極強的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成為中華文化精華在新時代的集中體現。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一個民族若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想要在錯綜復雜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有偉大的精神作為支撐。在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在黨的帶領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逐步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而在這一歷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逼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民族精神的鮮明體現,更是民族精神的時代精華。在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愛國主義是最為深厚的思想觀念,維系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實現民族的繁榮強盛而不懈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就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如何做到愛國等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要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這些思想內涵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精華,成為鞏固和加強國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壯大最廣泛愛國統一戰線、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格和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民族稟賦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鮮明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對改革創新精神的繼承發展,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人類面臨的現實問題相結合,在不斷回應時代之問中完善和發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個領域不斷深化改革,并不斷為人類面臨的時代問題提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創造性地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全世界范圍內凝聚起更廣泛的和平力量,在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不斷為人類和平發展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在中國改革開放史和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三、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歷來十分重視從歷史中汲取養分和經驗教訓。在黨成立百年之際,總結自身百年發展歷程,就是要讓全黨同志“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由此,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中,將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概括為“十個堅持”,生動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是解讀中國共產黨百年不斷從成功走向輝煌的精神密碼所在,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是一個內在邏輯嚴謹的整體。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是核心和靈魂,是居于首位的。毛澤東指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编囆∑揭裁鞔_指出:“黨是領導一切的核心?!睆慕F代以來的中華民族史、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史以及新中國成立史來看,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中國的面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人民成為國家的真正主人,中華民族的命運也隨之扭轉。黨的領導已經成為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根本保障,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盤星。第二,堅持人民至上是力量支撐所在,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根基。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弊鳛轳R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自身奮斗的最終目標。黨的百年歷程本身就是一部為人民利益奮斗的歷史,黨始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不同歷史時期與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奮斗,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第三,堅持理論創新是推動中國事業不斷發展前進的思想保證。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并結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在百年歷程中,為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形成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為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使命和任務提供了科學指引,推動黨從弱小到強大,到成為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在14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政黨。第四,堅持獨立自主,就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痹诎倌甑膴^斗歷程中,黨始終將發展的基點放在自己身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的事情必須按照中國的特點、中國的實際來辦,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正確之道?!?span lang="EN-US">[7]正是堅持獨立自主,黨帶領全體中國人民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歷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第五,堅持中國道路是黨和人民取得一切偉大成就的實踐指引。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獨特的國情,形成了各自具體的問題和現實境況,沒有哪個國家的道路和經驗是可以復制的,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行穩致遠。百年來,黨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走中國自己的路,不受任何國家的干涉,成為我們黨不斷從挫折中覺醒、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密碼。第六,堅持胸懷天下,把中華民族的命運與人類文明的延續密切結合起來。在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黨始終以世界的眼光來關注人類的命運和前途,無論是革命時期抵抗法西斯主義這一人類共同的敵人,還是在發展中不斷壯大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國共產黨始終都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從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矢志不渝地為人類的進步事業而奮斗,并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第七,堅持開拓創新,不斷推動中國社會主義事業開辟新的境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形成了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這一優秀傳統,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突破一切條條框框的束縛,如在革命過程中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改革開放中在傳統計劃經濟中引入市場經濟,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等。正是黨的勇于變革、敢于創造,帶領中國人民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時刻。第八,堅持敢于斗爭,是我們黨不畏艱難險阻、永遠保持奮進狀態的重要精神支撐。無論是在成立之初,還是成為執政黨之后,黨都面臨著國內外各種矛盾,但不管是革命時期的敵人如何強大、新中國成立之后社會主義建設形勢有多嚴峻、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艱難險阻還是新時代以來面臨復雜國際國內局勢,黨從來都是勇往直前,絕不畏懼退縮。黨在百年當中取得的偉大成就正是通過不斷斗爭取得的,這成為黨和人民在未來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支撐。第九,堅持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為了團結一切可以抵抗舊勢力的力量,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創造性提出了系統化的統一戰線思想。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苯y一戰線也被稱為我們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寶”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統一戰線被廣泛地應用于加強各民族團結,凝聚各個黨派、宗教、階層的共識,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形成共同奮斗的合力,推動全體中華兒女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投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第十,堅持自我革命是黨不懈奮斗的動力。勇于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基因,也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黨的偉大不在于沒有犯錯誤,而是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始終把“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作為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不斷清除黨內的腐敗和變質現象,積極應對和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經受住了國內外各種艱難險阻的考驗,贏得了黨心民心,成為走向成功的重要哲學基因密碼。
四、“一個時代課題”到“三個時代課題”的準確把握和科學回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結合中國的實際,對一系列事關黨和國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研判,在十九大報告提出“一個時代課題”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時代課題”,即從“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為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解決不同的時代課題、回答時代問題中,不斷推進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
問題是理論的起點,是時代課題的鮮明體現,正如馬克思指出的:“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秉h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國際局勢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疲軟,全球性問題加劇,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常態。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從黨的發展歷程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群眾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密切結合,歷經千辛萬苦才取得的重大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驗和智慧。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面臨著如何在新的歷史方位下進一步做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大文章,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新境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立時代潮頭,深刻把握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和一般規律,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一條扎根中國大地、適應時代要求、反映人民現實需求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蓬勃生機和活力,成為新時代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復雜的國際國內背景下,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的科學指引。同時,隨著我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黨正帶領著全體中國人民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即在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在這一歷程中,為誰建設、怎樣實現以及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擺在黨和國家面前的重大時代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繼承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充分汲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設現代化的有益成果,充分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踐,既有人類現代化建設的一般規律和特征,更凸顯出基于國情民情的中國特色,鮮明地回答了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系列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持續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協調建設,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并從科技、中國制造、網絡、交通、數字中國、教育、人才、體育、健康等多個層面提出了強國的具體要求,努力走出一條與西方不同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這成為引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行動綱領。另外,在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就是建設什么樣的和怎樣建設一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是事關前面兩個時代課題能否科學解決的關鍵。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十分注重加強自身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實現不同時期的目標和任務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證,不斷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一系列偉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針對黨在應對時代課題中一度出現的管黨不力、治黨不嚴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打鐵還須自身硬,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提出了新時代建黨的總體要求,即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的建設,并通過制度化將黨的建設不斷推向程序化、科學化,不斷加強黨的反腐倡廉建設,持續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體化構建,推進全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探索出了一條在新時代如何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建設道路,形成了系統全面、內涵豐富、成效顯著的建黨思想,把黨的建設推向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五、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系統展現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就是要讓中華民族擺脫近現代以來的歷史恥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國自己的道路,無論是在革命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還是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再次結合,探索符合中國自身實際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及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將市場經濟與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這也成為黨百年來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路的堅定決心,是我們黨不斷從挫折中覺醒、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諦?!痹谡_發展理念指引下,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認識不斷深化,并在充分借鑒西方現代化建設經驗的過程中,“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本真要義。近代以來,如何進行現代化建設成為各個國家建設的主旋律。西方國家率先進入工業社會,開辟了一條西方模式的現代化道路。在這一歷程中,資本主義靠著血腥的殖民地、對外掠奪、奴隸貿易等方式完成了現代化的原始積累,并將世界其他國家淪為了西方國家現代化的附庸,宣判了西方現代化道路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只是一種“幻想”。如何打破西方國家現代化道路的神話,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最為緊迫的任務,黨的歷代領導人為了探索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脫貧攻堅戰任務,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成為民族發展、人類社會進步的里程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進行了進一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一論述充分體現了中國式道路的本真要義和特征,與西方式現代化道路有著本質的區別,更是向世界證明了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沒有固定的現代化模式,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礎,從理論層面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系統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本真要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展現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核心內涵。從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上看,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在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演進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類社會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形成和不斷發展的。在這一歷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守初心和使命,把為人民謀福利、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根本追求,立足中國實際,面向人類社會未來,扎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汲取和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積極回應人類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在繼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中,結合新時代國內國際形勢和發展要求,系統回答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面的系列問題,解決了一系列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成為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際,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使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了重大勝利,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了重要保障,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治理,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發展進步的一邊,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中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積極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為解決人類在21世紀面臨的共同問題開拓了新的思路,不僅終結了“歷史終結論”,還打破了“西方中心論”,使西方社會主導的“資本”邏輯回歸到人本身的發展邏輯上來。這些新的思想和理念切合中國實際、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世界意義,標注了中國共產黨理論發展的新高度,成為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旗幟。
六、“兩個確立”及其決定性意義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從堅持黨的領導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深刻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标P于“兩個確立”的重要論斷,是黨在深刻總結百年奮斗歷程以及十八大以來黨的偉大實踐基礎上得出的重大歷史結論,既是黨歷史發展的結果,更是黨的奮斗的歷史結晶。從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來看,什么時候堅定維護黨的領導核心和黨中央的權威,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不斷取得勝利;反之,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遭遇挫折。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過程中,黨中央始終發揮著“舉旗定向、掌舵領航”的重要作用,這也是黨百年來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的秘訣所在。同時,正如列寧指出的:“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敝挥性谙冗M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推動實踐不斷向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擔時代重任、把握時代方向,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時刻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個政黨的建設,必須有一個領導核心。從黨的百年發展歷程看,就是一個不斷形成黨的領導核心和維護黨的領導核心的過程。革命戰爭時期,遵義會議開始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長征途中粉碎了張國燾等的分裂中央、搞山頭主義、破壞革命的行為,團結全黨力量帶領人民群眾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撥亂反正,把黨和國家的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程。正如鄧小平指出的:“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薄皣业拿\、黨的命運、人民的命運需要有這樣一個領導集體?!敝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局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正是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有力地推動了黨的各方面建設的有序展開,保證我們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力量,始終保持黨的內部高度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這就要求在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中,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一切聽從黨中央的指揮,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將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并在具體實踐中十分重視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注重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國情結合起來,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用最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引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仡欬h的百年奮斗歷程,在解決時代課題、回答時代之問中,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新時代的國情黨情民情相結合,不斷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黨積極應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面臨的各種風險,保證了黨和國家的事業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局勢下,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應對各種艱難險阻,成為我們黨不斷取得成功、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思想武器和根本指南。在進一步推進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導,使廣大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地用這一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自覺地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斗志,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開辟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原載:《河南社會科學》2022年第2期(節選)
來源:“哲學中國”微信公眾號(2022-4-13)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提要: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凸顯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此次會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八個明確”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為“十個明確”,從哲學的高度將這一思想概括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對時代課題的準確把握和科學回答由“一個”深化為“三個”,系統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提煉概括了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并作出了“兩個確立”的重要政治判斷,展現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特色、新風格、新氣派,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根本指導,充分把握國際國內深刻變化,密切結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時代發展要求,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深入系統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體系正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應對國際復雜的局勢以及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國內、放眼世界,把握時代脈搏、引領時代潮流,以問題為導向,直面國際國內面臨的突出問題和重大矛盾,砥礪奮進、攻堅克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完善這一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和邏輯體系,實現了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的統一和互動,形成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做出了一系列原創性貢獻。
一、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始終堅持在實踐中完善和創新自身的理論內容體系,保證了這一理論體系與時俱進。自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涵概括為“八個明確”后,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又過去了4年多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中,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國內環境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任務艱巨、歷程十分艱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中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減貧目標,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繼續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正是在艱辛而又碩果累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實現了內涵的拓展、理論的創新和思想的升華。
為體現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新理論成果,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這個《決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與科學內涵在‘八個明確’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為‘十個明確’。對比‘八個明確’和‘十個明確’,我們很容易發現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對‘八個明確’進行了拓展、豐富和發展”[1]。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不是對原有表述的顛覆性改變,而是更加科學嚴謹,是對原來“八個明確”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不僅體現在條目上數量的增加,直接體現了4年多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展現了在實踐發展基礎上實現的理論新突破、新發展。從整個思想體系的演進邏輯而言,由“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主要從三個不同層面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不斷完善發展。首先,理論體系內在邏輯更加嚴謹?!笆畟€明確”將“八個明確”的具體條目的位置按照新的邏輯關系進行了調整,如將“八個明確”原來第八個條目的內容直接調整為“十個明確”中的第一個條目,將黨的領導地位放在了首要位置。這一論述的調整不僅是位置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在實踐發展過程中,對黨的領導地位認識的不斷深化。同時,在整個理論體系中增加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條目,實現首尾之間的觀照和呼應,使整個思想邏輯體系更加嚴謹和系統化。其次,理論的具體闡述更加精準。此次《決議》在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進行闡釋過程中,對“八個明確”的部分內容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進行了修正。如在第二條(原第一條)論述總任務中,增加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一步明確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走和平的道路,在與其他國家共享共贏中實現民族的振興。還如在第三條(原第二條)中,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內容替換了原來“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钡谋硎?,這一論述的調整,體現了黨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人民的全過程民主參與,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質量,使人民群眾獲得更加實實在在的實惠。再次,理論的內容不斷與時俱進?!笆畟€明確”與“八個明確”最為顯著的標識就是增加了兩個條目,即第七個條目“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第十個條目“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如何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如何建設和發展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兩個關鍵問題,反映了黨對這兩個關鍵領域進行了深刻的認識和回答,實現了新的理論創新和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這是我們黨自十九大以來4年多實踐的生動體現,是理論發展的必然,進一步印證了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正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充分反映了黨和人民在新時代奮斗中所創造的新的偉大成就,更加深刻地洞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發展規律和戰略部署,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前行提供了理論指南和科學指引,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辟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前景、新紀元,為馬克思主義的不斷發展做出了原創性的貢獻。
二、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任何一個思想的產生都是歷史和現實結合的產物,是在繼承過去精神財富中不斷開拓創造出新的精神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時代的精神結晶,是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過程中、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形成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边@一論斷從哲學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根基和時代表征,反映了這一思想成果既立足于鮮活的當下中國實踐,又深深地扎根于中國的歷史傳承中,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實現理論與邏輯的辯證統一,充分展現了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以原創性理論貢獻標注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高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時代精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領導核心,為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并在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舉旗定向,親自謀劃、親自指導,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特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辯證關系、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等層面進行了深刻的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建設理論,對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做出了原創性貢獻。同時,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相關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文件,如《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正是這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促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夯實治國理政思想文化根基的重要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正是與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相伴而生的,使這一思想體系深深地扎根于中國的歷史中,以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為源頭活水,充分吸收和汲取了中華文化優秀的哲學思想、精神蘊含、傳統美德、人文精神,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實質與中華文化的特質有機融合起來,實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與中華民族的夢想和追求的內在統一,有效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使中華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不斷賡續傳承,夯實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深厚的理論支撐,更是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盈著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味兒、深厚的中國情結和濃郁的中華民族魂,具有極強的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成為中華文化精華在新時代的集中體現。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一個民族若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想要在錯綜復雜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有偉大的精神作為支撐。在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在黨的帶領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逐步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而在這一歷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逼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民族精神的鮮明體現,更是民族精神的時代精華。在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愛國主義是最為深厚的思想觀念,維系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實現民族的繁榮強盛而不懈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就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如何做到愛國等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要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這些思想內涵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精華,成為鞏固和加強國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壯大最廣泛愛國統一戰線、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格和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民族稟賦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鮮明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對改革創新精神的繼承發展,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人類面臨的現實問題相結合,在不斷回應時代之問中完善和發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個領域不斷深化改革,并不斷為人類面臨的時代問題提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創造性地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全世界范圍內凝聚起更廣泛的和平力量,在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不斷為人類和平發展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在中國改革開放史和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三、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歷來十分重視從歷史中汲取養分和經驗教訓。在黨成立百年之際,總結自身百年發展歷程,就是要讓全黨同志“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由此,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中,將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概括為“十個堅持”,生動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是解讀中國共產黨百年不斷從成功走向輝煌的精神密碼所在,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是一個內在邏輯嚴謹的整體。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是核心和靈魂,是居于首位的。毛澤東指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编囆∑揭裁鞔_指出:“黨是領導一切的核心?!睆慕F代以來的中華民族史、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史以及新中國成立史來看,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中國的面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人民成為國家的真正主人,中華民族的命運也隨之扭轉。黨的領導已經成為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根本保障,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盤星。第二,堅持人民至上是力量支撐所在,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根基。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弊鳛轳R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自身奮斗的最終目標。黨的百年歷程本身就是一部為人民利益奮斗的歷史,黨始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不同歷史時期與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奮斗,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第三,堅持理論創新是推動中國事業不斷發展前進的思想保證。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并結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在百年歷程中,為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形成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為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使命和任務提供了科學指引,推動黨從弱小到強大,到成為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在14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政黨。第四,堅持獨立自主,就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痹诎倌甑膴^斗歷程中,黨始終將發展的基點放在自己身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的事情必須按照中國的特點、中國的實際來辦,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正確之道?!?span lang="EN-US">[7]正是堅持獨立自主,黨帶領全體中國人民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歷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第五,堅持中國道路是黨和人民取得一切偉大成就的實踐指引。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獨特的國情,形成了各自具體的問題和現實境況,沒有哪個國家的道路和經驗是可以復制的,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行穩致遠。百年來,黨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走中國自己的路,不受任何國家的干涉,成為我們黨不斷從挫折中覺醒、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密碼。第六,堅持胸懷天下,把中華民族的命運與人類文明的延續密切結合起來。在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黨始終以世界的眼光來關注人類的命運和前途,無論是革命時期抵抗法西斯主義這一人類共同的敵人,還是在發展中不斷壯大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國共產黨始終都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從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矢志不渝地為人類的進步事業而奮斗,并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第七,堅持開拓創新,不斷推動中國社會主義事業開辟新的境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形成了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這一優秀傳統,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突破一切條條框框的束縛,如在革命過程中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改革開放中在傳統計劃經濟中引入市場經濟,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等。正是黨的勇于變革、敢于創造,帶領中國人民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時刻。第八,堅持敢于斗爭,是我們黨不畏艱難險阻、永遠保持奮進狀態的重要精神支撐。無論是在成立之初,還是成為執政黨之后,黨都面臨著國內外各種矛盾,但不管是革命時期的敵人如何強大、新中國成立之后社會主義建設形勢有多嚴峻、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艱難險阻還是新時代以來面臨復雜國際國內局勢,黨從來都是勇往直前,絕不畏懼退縮。黨在百年當中取得的偉大成就正是通過不斷斗爭取得的,這成為黨和人民在未來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支撐。第九,堅持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為了團結一切可以抵抗舊勢力的力量,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創造性提出了系統化的統一戰線思想。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苯y一戰線也被稱為我們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寶”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統一戰線被廣泛地應用于加強各民族團結,凝聚各個黨派、宗教、階層的共識,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形成共同奮斗的合力,推動全體中華兒女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投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第十,堅持自我革命是黨不懈奮斗的動力。勇于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基因,也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黨的偉大不在于沒有犯錯誤,而是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始終把“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作為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不斷清除黨內的腐敗和變質現象,積極應對和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經受住了國內外各種艱難險阻的考驗,贏得了黨心民心,成為走向成功的重要哲學基因密碼。
四、“一個時代課題”到“三個時代課題”的準確把握和科學回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結合中國的實際,對一系列事關黨和國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研判,在十九大報告提出“一個時代課題”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時代課題”,即從“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為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解決不同的時代課題、回答時代問題中,不斷推進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
問題是理論的起點,是時代課題的鮮明體現,正如馬克思指出的:“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秉h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國際局勢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疲軟,全球性問題加劇,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常態。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從黨的發展歷程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群眾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密切結合,歷經千辛萬苦才取得的重大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驗和智慧。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面臨著如何在新的歷史方位下進一步做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大文章,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新境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立時代潮頭,深刻把握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和一般規律,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一條扎根中國大地、適應時代要求、反映人民現實需求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蓬勃生機和活力,成為新時代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復雜的國際國內背景下,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的科學指引。同時,隨著我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黨正帶領著全體中國人民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即在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在這一歷程中,為誰建設、怎樣實現以及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擺在黨和國家面前的重大時代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繼承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充分汲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設現代化的有益成果,充分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踐,既有人類現代化建設的一般規律和特征,更凸顯出基于國情民情的中國特色,鮮明地回答了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系列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持續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協調建設,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并從科技、中國制造、網絡、交通、數字中國、教育、人才、體育、健康等多個層面提出了強國的具體要求,努力走出一條與西方不同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這成為引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行動綱領。另外,在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就是建設什么樣的和怎樣建設一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是事關前面兩個時代課題能否科學解決的關鍵。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十分注重加強自身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實現不同時期的目標和任務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證,不斷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一系列偉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針對黨在應對時代課題中一度出現的管黨不力、治黨不嚴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打鐵還須自身硬,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提出了新時代建黨的總體要求,即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的建設,并通過制度化將黨的建設不斷推向程序化、科學化,不斷加強黨的反腐倡廉建設,持續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體化構建,推進全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探索出了一條在新時代如何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建設道路,形成了系統全面、內涵豐富、成效顯著的建黨思想,把黨的建設推向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五、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系統展現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就是要讓中華民族擺脫近現代以來的歷史恥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國自己的道路,無論是在革命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還是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再次結合,探索符合中國自身實際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及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將市場經濟與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這也成為黨百年來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路的堅定決心,是我們黨不斷從挫折中覺醒、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諦?!痹谡_發展理念指引下,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認識不斷深化,并在充分借鑒西方現代化建設經驗的過程中,“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本真要義。近代以來,如何進行現代化建設成為各個國家建設的主旋律。西方國家率先進入工業社會,開辟了一條西方模式的現代化道路。在這一歷程中,資本主義靠著血腥的殖民地、對外掠奪、奴隸貿易等方式完成了現代化的原始積累,并將世界其他國家淪為了西方國家現代化的附庸,宣判了西方現代化道路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只是一種“幻想”。如何打破西方國家現代化道路的神話,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最為緊迫的任務,黨的歷代領導人為了探索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脫貧攻堅戰任務,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成為民族發展、人類社會進步的里程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進行了進一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一論述充分體現了中國式道路的本真要義和特征,與西方式現代化道路有著本質的區別,更是向世界證明了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沒有固定的現代化模式,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礎,從理論層面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系統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本真要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展現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核心內涵。從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上看,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在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演進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類社會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形成和不斷發展的。在這一歷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守初心和使命,把為人民謀福利、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根本追求,立足中國實際,面向人類社會未來,扎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汲取和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積極回應人類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在繼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中,結合新時代國內國際形勢和發展要求,系統回答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面的系列問題,解決了一系列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成為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際,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使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了重大勝利,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了重要保障,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治理,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發展進步的一邊,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中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積極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為解決人類在21世紀面臨的共同問題開拓了新的思路,不僅終結了“歷史終結論”,還打破了“西方中心論”,使西方社會主導的“資本”邏輯回歸到人本身的發展邏輯上來。這些新的思想和理念切合中國實際、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世界意義,標注了中國共產黨理論發展的新高度,成為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旗幟。
六、“兩個確立”及其決定性意義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從堅持黨的領導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深刻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标P于“兩個確立”的重要論斷,是黨在深刻總結百年奮斗歷程以及十八大以來黨的偉大實踐基礎上得出的重大歷史結論,既是黨歷史發展的結果,更是黨的奮斗的歷史結晶。從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來看,什么時候堅定維護黨的領導核心和黨中央的權威,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不斷取得勝利;反之,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遭遇挫折。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過程中,黨中央始終發揮著“舉旗定向、掌舵領航”的重要作用,這也是黨百年來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的秘訣所在。同時,正如列寧指出的:“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敝挥性谙冗M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推動實踐不斷向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擔時代重任、把握時代方向,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時刻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個政黨的建設,必須有一個領導核心。從黨的百年發展歷程看,就是一個不斷形成黨的領導核心和維護黨的領導核心的過程。革命戰爭時期,遵義會議開始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長征途中粉碎了張國燾等的分裂中央、搞山頭主義、破壞革命的行為,團結全黨力量帶領人民群眾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撥亂反正,把黨和國家的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程。正如鄧小平指出的:“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薄皣业拿\、黨的命運、人民的命運需要有這樣一個領導集體?!敝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局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正是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有力地推動了黨的各方面建設的有序展開,保證我們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力量,始終保持黨的內部高度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這就要求在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中,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一切聽從黨中央的指揮,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將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并在具體實踐中十分重視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注重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國情結合起來,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用最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引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仡欬h的百年奮斗歷程,在解決時代課題、回答時代之問中,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新時代的國情黨情民情相結合,不斷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黨積極應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面臨的各種風險,保證了黨和國家的事業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局勢下,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應對各種艱難險阻,成為我們黨不斷取得成功、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思想武器和根本指南。在進一步推進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導,使廣大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地用這一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自覺地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斗志,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開辟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原載:《河南社會科學》2022年第2期(節選)
來源:“哲學中國”微信公眾號(2022-4-13)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