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文質論本是孔子提出的道德修養論的一部分,但是戰國時期儒家又提出了以文質相互救弊為主要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推動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變,而且向人類示范了一種新的文明形態。
人性論在儒家思想或中國哲學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
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即使是對哲學不甚了解的讀者想必也知道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是一名哲學家。
以往學者主要研究鄉飲酒禮舉行的場合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意義,鄉飲酒禮的起源,以及《禮記·鄉飲...
章太炎概括《漢書·藝文志》論諸子的觀點為“諸子出于王官”并順承其說
一般認為,秦漢古典宇宙論的政治功能主要在限制大一統君權,但這不足以解釋其在秦漢興起的復...
賀麟的中國哲學研究有著清晰的時代問題意識,體現出面對現實、應對危機和立足傳統、改革道德...
很顯然,“哲學社會科學”這個提法不同于我們今天比較常見的“人文社會科學”的提法
本文論證了一種新的形而上學,分析了哲學問題的本源、存在論事件、否定詞的發明,可能性的發...
先秦儒家已經把仁義禮觀念理念化、實體化,并注重三者之現實的實踐關系
在《周禮》研究中,劉歆、王莽與《周禮》的關系問題無疑有著重要地位。
陳摶被視為宋代圖書易學的開山宗師,朱熹深為推崇。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式...
重釋中國哲學的核心、邊界與未來
接到劉豐電話,囑我為《<中國哲學史>四十年文選》寫幾句話,略感意外。
只要人類存在,智慧之火就永遠不會熄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汀陽就...
《哲學動態》“人物專訪”欄目始自1988年。根據各個時期哲學事業的發展態勢
中國的成長一直伴隨著世界關注的目光。自新中國成立起
丁耘關于這一方面最早的討論是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發表的《生生與造作》,我當時反復讀了多遍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五周年。
歷代學者多認為劉向的春秋學為《春秋》穀梁學。從現存史料來看,劉向雖然提倡《春秋》穀梁學...
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文庫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學科集中展示本學科研究成果的平臺。
民主在當代條件下已經蛻變為“代主”,即失去社會共識基礎而被系統化權力所操縱的失效民主。
《三魚堂四書集注大全》四十一卷,清陸隴其編。
:“字之曰道”一語見于《老子》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先秦哲學中“心”的觀念本來并非第一序列的觀念,成為一個思想界的中樞性話題,其起源與周初“...
董仲舒在兩漢經學中有著奠基性的地位。
王明(1911—1992),字則誠,別號久思,是海內外知名的道家道教研究學者,也是我國近現代以來...
北京大學東語系所購陳寅恪藏書殘目
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
歷史的開端從來都不是自在的,而是一個由后代不斷確認的起點。
《魯久次問數于陳起》是漢代以前關于數為何重要并有益社會之討論的最詳細文獻,應以“音律—...
高校的宗教學教育應立足于生命教育,成為通識教育的一個環節,而不應簡單地介紹各大宗教的具...
儒家在《詩》《書》等經典的基礎之上形成了三代觀念。早期儒家認為,三代之所以為一個整體,...
通過梳理“中國哲學”學科的發展脈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當下中國哲學研究的整體面貌。...
明清之際的學者王船山,經由詮釋儒家經典,試圖重構儒學以回應時代課題,進而為未來中國學術...
《老子想爾注》名義上是對《老子》的注解,實則“托遘”《老子》達到“以訓初回”和“濟眾大...
本文討論了當代中國哲學處境的兩個方面:以西方哲學為參照的中國傳統哲學;西方哲學的中國化。
張岱年先生的哲學思想曾被稱為“解析法的新唯物論”,他主張“將唯物、理想、解析,綜合于一”。
唐宋時期的“《孟子》升格運動”,尤其是《孟子》被列入“四書”,具有了“經”的地位,這與...
混沌是“存在者”和“非存在者”的合一,也是“時間性”本身,不同哲學傳統“鑿開”混沌的方...
2019年11月4日,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舉辦關于趙汀陽《天下的當代性》德文版(Suhrkamp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